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
法規內容

法規名稱: 桃園市政府法制作業要點
公發布日: 民國 104 年 09 月 08 日
修正日期: 民國 105 年 11 月 08 日
發文字號: 府法綜字第1050275799號 函
法規體系: 桃園市法規/法務類
法規功能按鈕區
貳、自治法規之制(訂)定
五、辦理本市自治事項,有經常適用且賦予一定法律效果之作為或不作為
    必要者,應制(訂)定自治法規。
六、下列事項以自治條例定之: 
    (一)法律或自治條例規定應經本市議會議決者。
    (二)創設、剝奪或限制本市居民之權利義務者。
    (三)關於本市及所營事業機構之組織者。
    (四)其他重要事項,經本市議會議決應以自治條例定之者。
七、自治條例得就違反本市自治事項之行政業務者,規定處以罰鍰或其他
    種類之行政罰。但法律另有規定者,不在此限。
    前項罰鍰之處罰,最高以新臺幣十萬元為限;並得規定連續處罰之。
    其他種類之行政罰限於勒令停工、停止營業、吊扣執照或其他一定期
    限內限制或禁止為一定行為之不利處分。
八、訂定法規命令及實質意義法規命令,除情況急迫,顯然無法事先公告
    周知者外,應於本府公報或新聞紙公告,載明下列事項:
    (一)訂定機關之名稱,其依法應由數機關會同訂定者,各該機關名稱
        。
    (二)訂定依據。
    (三)草案全文或其主要內容。
    (四)任何人得於所定期間內向指定機關陳述意見之意旨。
    前項公告期間,不得少於十四日。但有定較短期間之必要者,得另定
    之,並公告其理由。
九、訂定法規命令,依法舉行聽證者,應於本府公報或新聞紙公告,載明
    下列事項:
    (一)訂定機關之名稱,其依法應由數機關會同訂定者,各該機關名稱
        。
    (二)訂定依據。
    (三)草案全文或其主要內容。
    (四)聽證之日期及場所。
    (五)聽證之主要程序。
    前項公告期間,不得少於十四日。但有定較短期間之必要者,得另定
    之,並公告其理由。
    聽證程序之進行,應依行政程序法第五十四條至第六十六條規定辦理
    。
十、自治法規應掌握政策目標,確定可行方法,其規定事項應構想完整、
    體系分明、用語簡淺、法意明確及名稱適當。
十一、自治法規名稱應冠以桃園市,不使用標點符號;自治條例定名為自
      治條例,自治規則及委辦規則依其性質定名如下:
      (一)規程:規定機關組織、處務之準據。
      (二)規則:規定應行遵守或應行照辦之事項。
      (三)細則:規定法規施行之細節性、技術性、程序性事項或就法規
          另作補充之解釋。
      (四)辦法:規定辦理事務之方法、權限或權責。
      (五)綱要:規定一定原則或要項。
      (六)標準:規定一定程度、規格或條件。
      (七)準則:規定作為之準據、範式或程序。
十二、自治法規條文應分條書寫,冠以「第某條」字樣,並得分為項、款
      、目。項不冠數字,每項第一行空二字書寫,款冠以一、二、三等
      數字, 目冠以 (一) 、 (二) 、 (三)等數字,並應加具標點符號
      。 
      前項所定之目再細分者,冠以1、2、3等數字,並稱為第某目之1、
      2、3。
十三、自治法規內容繁複或條文較多者,得劃分為第某編、第某章、第某
      節、第某款、第某目。
十四、自治法規之用字用語,應依法律統一用字表、法律統一用語表及公
      文書橫式書寫數字使用原則之規定。
十五、自治法規依法律或自治條例授權制(訂)定者,應於第一條明列其
      授權之依據,並不得逾越法律或自治條例授權之範圍及立法精神。
      自治法規依法定職權制(訂)定者,應於第一條明列其立法目的,
      並不得逾越職權範圍。
十六、自治法規應規定施行日期或授權以命令規定施行日期。
      自治法規自公布或發布日施行者,自公布或發布之日起算至第三日
      起發生效力。
      自治法規特定有施行日期或以命令特定施行日期者,自該特定日起
      發生效力。
十七、自治法規定有施行區域或授權以命令規定施行區域者,於該特定區
      域內發生效力。
十八、制(訂)定自治法規,應由本府一級機關提案,並撰具總說明及逐
      條說明。
      前項總說明,應於序言說明須制(訂)定之理由、執行所需人員及
      經費之預估,並逐點簡要列明其制(訂)定之重點;總說明格式如
      附件一。
      第一項逐條說明,應就每一條文及其立法意旨,逐條依式說明;逐
      條說明格式如附件二。
十九、制定自治條例,除配合機關組織變更整批作業、單純制定者外,應
      辦理法案性別影響評估,納入性別觀點。
      前項性別影響評估,於草案研擬初期,宜即徵詢性別平等專家學者
      或本市性別平等委員會意見;研擬完成後,應併同性別影響評估檢
      視表送請民間性別平等專家學者進行程序參與;性別影響評估
檢視
      表格式如附件三。
二十、制(訂)定自治法規,涉及相關機關權責者,應先簽會各該機關表
      示意見或召開會議研商。
二十一、制(訂)定自治法規,應由提案機關檢具草案總說明、逐條說明
        及相關參考資料,簽奉市長核准後,送本府法務局提請本府法規
        會審查;本府法規會審查通過後,提案機關應簽奉市長核准,提
        請市政會
議審議。
二十二、自治條例草案經市政會議審議通過後,提案機關應以本府名義提
        請本市議會議決。
二十三、自治條例經本市議會議決後,如規定有罰則時,應報經行政院核
        定後公布;其餘除法律另有規定外,應於公布後,報中央各該主
        管機關轉行政院備查。
        自治規則,除法律或基於法律授權之法規另有規定外,應於發布
        後函報行政院備查,並函送本市議會查照。
        委辦規則應函報委辦機關核定後發布之。
二十四、自治條例經本市議會議決後,提案機關如認為窒礙難行或與憲法
        、法律、中央法規牴觸時,除法律另有規定外,得依下列方式辦
        理:
        (一)依地方制度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提起覆議。
        (二)依地方制度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報請行政院予以函告無效。
        (三)聲請司法院解釋。
二十五、自治法規公(發)布前,依規定應先報經其他機關核定者,由提
        案機關以本府名義為之;核定機關未於一個月內為核定與否之決
        定者,視為核定,由本府逕行公(發)布。但因內容複雜、關係
        重大,須較長時間之審查,經核定機關具明理由函告延長核定期
        限者,不在此限。
二十六、自治法規之公(發)布,由本府法務局以府令為之,並刊登本府
        公報。但組織自治法規(含編制表),由本府人事處為之。
二十七、本府制定自治條例、訂定自治規則及委辦規則作業流程如附件四
        至附件六。